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 忘记密码 | 高级搜索 | 控制面板 | 关于我们 | 使用帮助
您当前位置:四川省铸造网 >> 行业信息 >> 行业信息
您是本信息第2320个阅读者
铸史编纂捷报传 成功之日可期待
作者:四川省铸造协会     类别:行业信息     日期:2007/8/7 18:02:57     访问:2320

        铸史编纂捷报传  成功之日可期待

 7月10日上午,在成都科华苑宾馆成功召开了“《中国铸造发展史》古代卷、近代卷汇报交流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中铸协张立波常务副会长,中铸协支晓恒执行副会长,中铸协资深顾问张伯明先生,主编田长浒先生,地质学及史前考古资深专家刘兴诗先生,国内一流青铜器文物修复专家杨晓邬先生,四川省铸造协会秘书长杨梓华、副秘书长杨耿四川省及成都市的铸造、机械工程行业组织的领导,本书古代卷、近代卷的作者们以及中铸协秘书处工作人员等二十余人。

一、在中铸协支会长主持和与会领导、专家、作者见证下,举行了交稿仪式。由主编田长浒教授向中铸协张会长交出《中国铸造发展史》(古代卷/近代卷)已交初稿清单,共约60~80万字,并在书桌上展示了相应的纸质稿,包括不少章节的多次改稿。田教授作了主旨发言,指出取得目前的成绩殊为不易,它凝结了多少作者的心血和多年的积淀!而各作者的辛勤努力与铸协各级领导的支持,才使得时间不到一半而任务完成过半的良好局面得以显现。这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坚定了完成编写任务的信心。

交稿仪式 

 部分初稿

      二、视频和PPT展示了“古代卷”、“近代卷”已完成初稿部分、即将完成部分、预计交稿部分,本书副主编袁冲介绍“写作-审稿-出版”方框流程图,使每一位编作者心中有数,按照既定的时间节点前进。

      三、各位作者自我介绍了写作进度,纷纷表示克服困难,争取在编写的时间节点内完成各自的写作任务。地质学及史前考古资深专家刘兴诗教授根据自己专业知识对编纂《中国铸造发展史》提出了良好的建议,国内一流青铜器文物修复专家杨晓邬先生的精彩发言和丰富的青铜文物修复照片引起参会领导和作者们的高度关注和兴趣,深受启迪。

济济一堂

       四、中铸协资深顾问、铸造界老专家张伯明教授首次赴蓉参会,对所见所闻发表了四点感想,引起大家共鸣和深思。

       ⑴、想不到这样短的时间,古代卷在田老师的领导之下就完成70万字的初稿,进度之快令人感动,很不容易,有东西可以修改,有总比没有强,在这里向田老师及带领的团队表示祝贺

       ⑵、对主编田老师提出的四大问题深有同感(政治上和中央保持一致、人名问题、神话传说问题、典籍引用问题),这些在写作和统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很重要,如何处理则彰显编作者的功力与水平,如田老师举例的“马踏飞燕”,仅100多字就完美解决了神话传说为我所用的问题,今后在主审现代卷的时很有参考价值;

       ⑶、写作内容要紧扣铸造史的主题,取舍有道,化繁为简; 

       ⑷、希望下阶段的工作上,各位在座的作者要多多配合田老师,有的要减份,有的要増份,甚至要重新考证推倒重来……,充分理解一个主编对全书所负的责任。

张伯明发言        田长浒(左)  刘兴诗(右)

           五、最后,张立波会长作了总结性的发言。他对以田长浒老先生及其所带领的编作者团队所取得的工作进度给予充分肯定和称赞,对四川省和成都市相关行业组织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高度评价了本次汇报交流研讨会所取得的积极成果。

8月23日,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山东济南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指出:“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习近平指出,中国人自古重视历史研究,历来强调以史为鉴,我们的前人留下了浩繁的历史典籍。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发展历程,应该尊重彼此的选择,加深彼此的了解,以利于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希望这次大会能够推动各国的历史研究,帮助人们从历史的启迪中更好探寻前进方向。

总而言之,秉承习近平主席关于历史科学的指示精神,《中国铸造发展史》(古代卷/近代卷)的编写工作在主编田长浒教授的带领下,正有条不紊地按计划运行,在中铸协领导下,在省、市铸协支持下,在编作者们的辛勤努力下,成功指日可待,并形成了三个“三”的写作思路,贯穿本书编写工作的始终,成为全书的指导方针。

 1、三原则:

    ⑴、在政治上,和中央保持一致;

    ⑵、在学术内容上,不出现错误;

    ⑶、在学术观点和风格上,可以自由发挥。

  2、三切忌:

    ⑴、切忌写成“历史”书,始终贯穿“铸造”这条主;

    ⑵、切忌“戏说”,内容要有理有据;

    ⑶、切忌抄袭。

  3、三宗旨:

     ⑴、学术性;

     ⑵、普及性;

     ⑶、实用性。

关于我们 | 站长信箱 | 免责声明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四川省铸造协会版权所有 四川省铸造协会信息中心运营维护 蜀ICP备2022027919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848号
Copyright 2009 by Sichuan Province Foundry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